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资料中心 >> 正文

联系我们

  • 我们的邮箱

    953044790@qq.com

  • 24小时客服热线

    13141513181

  • 24小时指导热线

    18795515881

八极拳一至七世历史传承人

八极拳门始祖吴钟

                                                               

 

吴钟,字弘升,山东海丰人(现山东庆云后庄科人),回族。生于雍正十年(1732年),清雍正年间著名的八极拳的大师,八岁时便以聪慧闻名,勇气出众,超凡脱群,后受业于明末清初反清复明志士,化名为“癞”的云游僧,精于“癞”的八极拳术、枪术。艺成后浪迹江湖,行侠仗义,广交艺友,并综合前人成果,经过多年的苦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统。一次吴钟返归故里途中,不幸病倒孟村,得到该村吴永、丁孝武的悉心照料。吴永、丁孝武为人善厚又喜好武艺,且有一些功底。二人与钟言技,知为高人,亲近之极,甚为投契。后二人拜钟为师,精研武术。病愈后,吴钟是受丁、吴两家顾请到孟村授艺,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   59岁)到嘉庆十二年(180775岁)传艺16年,把八极拳、六合大枪传给丁孝武、吴永二徒。丁孝武的枪尤甚,吴永的拳尤甚。当时既有丁枪吴拳的说法。据罗疃谱记载,吴荣、丁孝武、吴永又把八极拳传授给河北沧州罗疃李大中张克明等人,从此八极拳在河北沧州一带流传开来。雍正年间,吴钟只身三闯少林寺,机关暗器无一沾身,且一支大枪扎遍南七北六十三省,打遍天下无敌手,被誉为“南京到北京神枪数吴钟”。他为八极门始祖,卒于嘉庆七年,享年九十岁。公元二零一零年十月六日全国吴钟八极拳研究协会在八极拳祖师吴钟的故里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八极拳始祖吴钟举行了盛大立碑仪式。


八极拳二世祖师吴荣

            


八极拳门二世祖师吴永
                


八极拳门三世祖师张克明
                 


八极拳门三世祖师李大中
                


八极拳门四世祖师黄世海
                



八极拳门五世祖师李书文
                 

   

李书文

李书文,字同臣,沧州东南乡盐山王南良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后成为职业武师。曾在河北国术馆、山东国术馆、中央国术馆任总教练以及国术馆高级顾问职务。李书文习武在名人辈出的沧州罗疃,在这“神枪窝”里,如鱼得水,习拳练枪到了痴狂的境界。李书文的家离师门相距约7.5公里,他每天晚上在师门练习一个时辰。每次往返的路上,他不像别人一样正常赶路,而是一步一拳,一步一掌,一步一肘练着走。练枪时,他一边走一边拧着大枪栏、拿、扎。   他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几年后,他的功夫突飞猛进,李书文以“练功刻苦”著称,被人们称为“李疯子”、“武痴”。李书文在家附近捋桩靠桩,碗口粗的枣树、槐树多被他练拳脚震死,成为他的练功桩;练习打沙袋,从50公斤到300公斤的沙袋,他掌击、肘顶、肩撞、背靠,不知打烂了多少条;习练大枪,“抽撤”、“缠拿”之枪力把大门框划烂,将门前屋后的枣树全部划死。为练好“摧枪问准”,他对准粗树练,对准细树练,对准插好的高粱秆练。 昼扎铜钱眼,夜扎香火头。在他家附近枣树林中,他大枪扎枣,一枪一枣,百枪百枣。后对着镜子练,达到触而不伤之境界。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经过十二年勤学苦练,李书文经师祖李大中、张克明,师父黄世海、张景星四人指点,拳技、枪艺大成,形成了自己的技击风格,只要大枪一抖,枪头闪电般划出直径一米多的圆圈,其势恰似长江之水,磅礴千里;扎枪时,恰似流星赶月,鬼恐神惊。速度快,力道猛,且准确度极高,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之境界。据民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窗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枪扎香头,火灭而香不折,铁锥入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即出。与人滑杆子时,不论里外缠、带环、刺扎,对手无不应声而仆,百试百中。他的枪点对方的眼皮、鼻子尖,达到触而不知的境界。李书文在老家习武期间用捧心掌失手将其师兄击伤后离开家乡来到天津设场教徒,在门前贴出“以武会友”,并在旗杆上挑着一杆枪,名曰“挂枪”。不久北京“大枪”刘德宽专程到天津访李书文,提出比枪,刘德宽用一丈四尺,重十五斤的大杆子,应对李书文的六尺小蜡杆,李书文一个崩磕,刘德宽连枪带人向后转,李书文连向刘德宽后背点三枪,与“大枪”刘德宽比枪后,刘德宽又给其“神枪李”之称,更加印证李书文“神枪李”的称号后刘德宽拜李书文为师。转年春,四川省武术家殷某,枪术出众,在四川无敌手,他专程到天津访李,提出专比枪术,二人搭杆后,李便把对方杆击落,殷不服,二次又比,李说:“再比有可能伤你,留神你的左眼。”殷不听,猛进李,李一扎一坐腰,用带撮将殷某左眼球带出,殷用手将眼球揉进,连口称赞,真不愧为“神枪”。殷某说三年后在来访李,为应对殷三年后来访,李书文二次回罗疃向师爷张克明专学枪术,因张克明年岁已高,不能亲身示范枪术动作,便以筷子带枪指点李书文的枪技。一学就是三年多,这时他的枪术又达到一个巅峰,但殷某一直未再来访。后李书文经师爷张克明介绍,去北京找当时开镖局的总镖头王仲泉学习棍术,这时他的武艺又有了一个飞跃,达到了最高极限。那时,北京有一棍术名家,号称“周铁棍”,周的棍二十余斤,在北京甚为罕见,周在北京作威作福。后来,周与李比武,刹那间李用棍将周指头切断将其打翻在地,李书文漂亮的赢了这场比赛,在北京名声大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时北京很多武林高手,不觉有些恐惧李书文。                

后李书文赴东北三省闯荡,长春有个被称为“铁头王”的人,此人力大无比,头能撞280斤石碑,石碑粉碎,头无任何损伤,“神枪李”闻知此地有如此高手,便去与此人比试。“神枪李”说:“我让你用头撞我三下,我动为输。三下过后,神枪李纹丝未动。神枪李说:“你头接我一掌”,一掌拍碎铁头王脑骨,当场毙命。从此“神枪李”在东三省一代家喻户晓,名气大振。

在天津, “神枪李”到武清城关暗访“鼻子李”李瑞东,被“鼻子李”识破,之后,“鼻子李”与“神枪李”交流技艺,数招之后,两人不分上下,彼此非常欣赏对方,而后,两人跪地换帖,互相以“师兄弟”相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目前鲍氏八极拳当中的一百零八式“杨式大架太极”的拳法,就是因当年二位武术宗师切磋技艺,交心换艺而来,并传承至今。

光绪年间,北京“神棍”王仲泉李书文游闯京 沈时结识许兰洲,此人好武,久闻王仲泉李书文大名,而聘李书文为军中教习。后因政治变革,许兰洲宣布接受中央的调遣,那时许军有骑兵五个营步兵4个营炮兵2个营,离开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往奉天,投靠张作霖任总参谋长、吉黑剿匪总司令、六区联防总司令等职,李书文来往黑龙江、天津、沈阳之间。此时其所教军中将领颇多,许兰洲把李书文介绍给张作霖,在军中,“神枪李”表演枪术 “三环抱月”,一个回马枪,枪花如旋风,使在座的人感到惊讶,张作霖、许兰洲、任国栋将军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把“神枪李”留到军中任总教习。当时军中一名士兵大汉力大无比,不服管教,被神枪李一掌将其击出六米开外,弹到墙上又弹回来,吐血身亡。

    李书文一生弟子众多,其军中高级将领的学生有许兰洲、任国栋、陈富贵、张骧武、那玉昆、刘序东、柳虎臣、沈鸿烈、霍殿阁、许家福、许家禄、李萼堂、高熙臣、魏鸿恩、魏鸿滨、刘云樵等;其再传弟子鲍有声、吴玉坤、杨同茂、张世忠、王绍先、霍庆云、刘子鸣、边廷杰、边延彬、刘金山、刘琪瑞、李子昆、许禹声、郝鸿昌等在民国中期亦有声于国术界。关于“神枪李”的传说很多,比如拳击燕京名师,将其头入于项中;在张作霖面前比武,打死关东军的武术总教官等历史事迹。神枪李书文晚年回到天津小站本家侄子家居住,1934年坐在习武场的椅子上在看后辈们习武时,突发心脑血管疾病仙逝,享年72

八极拳门第五代宗师神枪李书文,乃是八极门颠峰人物,在历史上没有神枪李书文,就没有八极拳的辉煌。“神枪李书文也是清末至民国中期,中国武术的颠峰人物之一,他一生纵横天下,称雄武林,所向披靡,是最善技击的不败高人,李书文是近代武林泰山北斗,是永远书写不完的传奇而神秘的人物。公元二零壹壹年四月二十三日,在河北沧州市盐山县举办了八极门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立碑盛大仪式.


八极拳门六世祖师许家福
                

    许家福(1893-1972)字锡伯,为许兰洲之长子,曾任河北国术馆教务主任。7岁在家请一位老秀才教四书五经,同时随父许兰洲习武,主要习少林拳。毕业于武汉水师鱼雷学校,之后在保定陆军学校炮兵科深造,曾和傅作义、楚溪春为同期学友。毕业时正值第一次直皖战争,许家福任实习炮兵连长,实习中不慎将耳鼓膜震穿孔,因而得名“许大聋子”。19286月许兰洲退出军界,回到天津许家公馆,许家福遵其父命,从军界回到许公馆。许家福在家专心从师李书文学习八极拳劈挂掌易筋经、太极108式、八极六合大枪等技艺,历经8载之久,其功底之深,力大无比,可身着200余斤盔甲练拳使枪。后随高虎臣学习内功顶功掌板崩弓功吊球摔掌、走板功,尤擅太极雷拳。1928年河北国术馆成立后,许家福时任教务主任,国术馆成立不久,许家福即与高虎臣率徒参加南京国术国考,为河北国术馆拿了第一名,载誉而归。1931年国术馆迁北京后仍与高虎臣授徒执教,至“七七事变”因不屈于为日寇效力而被迫将国术馆解散。许家福最著名的徒弟是大弟子鲍有声,吴玉坤,杨同茂,张世忠,此四人号称国术馆“四大金刚”。各个弟子随后到部队任教,许家福带鲍有声住进许家,又练了三年。新中国成立后,赋闲在家。两人研讨武学,共同编著一套《八极气功秘诀》。许家福住在北京西城区石驸马大街北文昌胡同,“文革”后又搬于北京东单大苏洲胡同甲五号女儿许霭蓉家,最后无疾而终,享年79
岁。


八极拳门七世祖师鲍有声
                 

 

        鲍有声,字质文(1913--1995),祖籍天津市北郊(现北辰区)双街村人。自幼习武。15岁经当时在天津开荣正汽车行的老板介绍在1928年进入许兰洲创办的河北国术馆,为第一期学员,拜许家福为师。鲍有声一直坚持在国术馆练功,练功刻苦、痴迷,受到了“神枪李书文”、 高虎臣、及其师父许家福的赞赏。由高虎臣、李书文两位高师指点,取名“有声”,其意为“鹤鸣有声”。为其专门制定训练计划,通过自身刻苦练功,武学造诣颇深,成绩卓越,成为河北国术馆佼佼者。在河北国术馆三年刻苦练功后留馆任教,在民国二十年十月参加南京运功会武术擂台赛,当时参赛的各省武术运动员有一千多人,在十几天的打擂中,鲍有声通过奋力拼搏,获得中量级第二名。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参加第二次国术国考,地点在南京夫子庙,夺得枪术第二名。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在上海市中心体育场参加运动会,获得中量级拳术第二名,枪术第一名。民国二十三年,参加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地点在天津宁园体育场(现天津市河北区),获拳术、枪术第一名,剑术第二名。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赠龙泉宝剑一口,剑上刻有“龙泉古剑,行健自强,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七日,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赠”,现保留至今。

1931年河北国术馆迁北京中南海万善殿东跨院,此院旁是国民党29军大刀队,鲍有声在大刀队中做过武术指导。“七七事变”后随师父许家福来到许家,他们的感情已胜过亲生父子。许家福给鲍有声单独设一间练功房,每天三个小时以上的封闭训练。练习推软架(易筋经)时,在规定时间到后,许家福亲自将房门打开,用鞋窝能倒出多少汗水来验证鲍有声刻苦练功的程度。鲍有声随师在国术馆和许家练功共计13年,功夫达到大成。当时在部队的众多师兄弟纷纷来信劝说来部队发展,鲍有声看信后心动,在练功时汗水减少,被师父看破心思,问其是否心里浮躁,许家福说以你现在的功夫到部队可以有发展。1940年经许兰洲介绍到青岛国民党101李司令部队,任参谋长苏正格(苏正格是1989年前原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苏仲祥的亲叔叔)贴身副官兼司令部武术教官。在部队任职期间,一次鲍有声先生家乡来人,告知家乡遭遇险境,天津四郊五县剿匪总司令柳小五因与当地百姓收缴地租的事情发生冲突,柳小五便扬言要灭掉双街村,村民派出八个代表与柳小五谈判,但谈判破裂,柳小五扬言要杀害八个代表及其他村民,八代表闻听后不敢回村,在村外野地隐藏。鲍有声闻之后,请示李司令、苏参谋长后,单枪匹马来到家乡双街村,找到柳小五谈判。谈判期间,柳小五提出让鲍有声家人离开双街村并给予安置,且赠予天津的绸缎庄、钱庄、饭庄,条件是双街的土地问题你不要过问。鲍有声说;“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双街的老百姓和土地”,柳小五被激怒。谈判前,柳小五已有准备,告诉手下人以摔杯为号,从四面冲进人来将鲍有声拿下。见鲍有声对自己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柳小五便突然摔杯、掏枪,在千钧一发之际,鲍有声一个箭步冲上去将柳的枪卸掉,顶在柳小五的下额,命令柳小五让手下人全部退出。柳小五一愣,以前听说双街有一武林高手,但没想到身手如此之快。见此情景,柳小五强装一笑:“有声弟,开个玩笑”,在此情势下,柳小五无奈答应鲍有声所提条件。一切安排妥当后,鲍有声返回部队,从此双街村化险为夷,保住了双街村的老百姓。对双街村,鲍有声先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市志和村志中都有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鲍有声移居北京,先在卫生局工作,1958年又到西城区修配厂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鲍有声遭迫害,红卫兵闯进家中,将河北国术馆所遗留的拳谱以及成箱的器械抄走。后被遣送回原籍天津市北郊双街村(现北辰区双街村)。进村后,红卫兵宣称此人是历史反革命,村的老人认出是本村的恩人鲍有声,随之拿起锄地的篙头、木棒、铁锹,将红卫兵赶跑。后来由村里安排,在村务农,其后受到村民的敬仰与爱戴。村民人人皆知鲍有声的武功,但未曾见过,一次偶然机会,村里拆房,两三尺厚的土墙,十几个年轻壮汉,未将土墙推到,这时有人提议:“听人说鲍老爷子靠山背很厉害,咱们见识一下他的武功”。于是有人找来鲍老爷子,鲍老爷子很低调的说:“我哪弄得了,这样吧,我试试”,到了土墙旁,只见鲍老爷子将左臂一挥,一上步一坐腰,只听“哼”的一声,后背靠到了墙上,刹那间,嗡的一声墙坍塌,村民无不惊叹。又有记载,双街村有一综合加工厂,鲍老爷子在厂教职工电气焊和车床技术。某一天上班时,该厂大门鈅匙丢失,一把大铁锁无法打开,厂领导和职工都很着急,鲍老爷子说;“我来试试”。只见他单手按在锁上,坐腰一抖,只听“哼”的一声,将锁打开,职工目瞪口呆,接连称叹!诸如此类的事情,村里的老人都能说上几段。村民亲眼目睹鲍老爷子的功夫,从此和鲍老爷子学习武术的人日渐增多。鲍有声当时带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不敢明着教武术,只能暗中教授徒弟,传授八极拳,所传弟子众多。后来,在双街村委会的提议及大力支持下,成立双街武术队。1978年“文化大革命平反”后,鲍有声被弟子王世泉请到北京家中,再次在北京传授八极拳。1984年鲍有声返回天津双街老家直至1995年逝世,享年82岁。

鲍有声老师品德高尚、为人忠厚、教徒严谨。一生致力于八极拳的发展,在京津两地所传弟子众多,为八极拳的弘扬、倡导、推动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把河北国术馆的武学流传至今。

        2006年在双街镇政府及镇党委副书记、双街置业集团董事长刘春海的大力支持下,由鲍有声先生之子鲍雅齐带领郑子千、王景洲、刘春燕等师兄弟,在鲍有声老先生的家乡双街成立了天津市北辰区双街八极拳武术运动俱乐部,他们不畏严寒酷暑,经数载刻苦训练,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武术人才,并参加了区级、市级、国家级以及国际级武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推动了八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并传播河北国术馆国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一篇:八极拳的传奇故事

下一篇:孙玉岗先生